守着 需要一份情

李冬贞


2018-06-27 08:35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【论坛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
密塘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,服务的密塘、紫峰2村,位处海拔818.8米、双峰最高的紫云峰山麓,山高林密,人烟稀少,经济不发达,是全县最贫困的2个村,历来以“四多”闻名:贫困村民多,离异家庭多,单身汉子多,留守孩子多。幸运的是,因为政府的重视,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地方,教育的薪火却能绵延不断,即使生源少到个位数,也从未间断。

1982年我高中毕业,没能考上大学,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,到山沟沟里的寒坡村小学当了代课老师。因为教育教学效果出色,不久获准转为正式民办教师。几年后,我结婚了,为便于照顾家庭,我申请调入婆家所在的密塘村,从此扎根在密塘学校,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交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。

穷乡僻壤,师资力量是当然的老大难问题。记得我刚到密塘学校时,还有四五个班级,却只有三四个老师,还有人身在曹营心在汉。凭着血气方刚,我常年一个人顶两个班的教学任务,轮流上课,学生每天上6节课,我倒有10到12节课的任务。2001年起,学校一直只有一个正式班级,我干脆校长、班主任、任课老师一肩挑,每届学生从学前班开始带起,教到小学二年级,便集体送到山脚下十里外的桑梓学校。这样周而复始,我和密塘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乡“小渡船”。

亦师亦母,情暖留守儿童

这个学期,我班上7名学生,有5名是来自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。其中三个堂兄弟,都是母亲不告而别,父亲长年出外务工,跟在60多岁的奶奶身边,奶奶去世后,只好改由年近九旬的曾祖母照顾。这样的不幸令人凄怆,但在山乡只是常见的情形。30多年来,面对一茬又一茬这样的学生,我既要当好老师,尽力开启智慧,为他们谋求未来的希望,又要做好母亲,从生活上、心灵上为他们填补母爱的缺失,让他们感受人世的温暖。

孩子们经常缺衣少食,有的一年吃不上几次肉,身心发育都受到影响。我便每天从家里尽量带些蔬菜、肉类到学校。第三节课下课时,把电饭煲放在教室讲台边,边煮饭边上课;第四节课下课时,饭刚好煮熟,趁着孩子们午休戏耍的功夫,我赶紧炒菜、洗碗,半个小时内做好一桌饭菜,再将几张课桌拼好,垫上报纸当成餐桌,和孩子们围桌吃饭。有孩子吃太快了,有的吃太慢了;有的吃太多了,有的吃太少了。我都一一耐心教育、矫正。30年来,除了寒暑假和周末,我的午餐就是这样,和一批又一批学生娃子吃过来的

吃饭已经这样艰难,学费和学习用品的费用对许多孩子来说更加不可想象。每学期初,我都要想尽办法,为孩子们去争取救助,一旦学费筹集不到或不够,我就用自己的工资补上。今年10岁的阳志成,母亲罹患精神病,将丈夫砍死后不知所踪,本族的一个五保户带养着他,每学期交的学费不足50元,总是我如数凑齐。现已毕业的彭海亮,也是父死母走,因交不起学费,他多次弃学,每次都是我苦口婆心劝回复学,并为他垫付学费。这几年,粗略估算一下,我替孩子们交的学费已经超过5000元。至于孩子们的学习用品,我都是期初从乡集市上大件批发回来,放在学校,哪个孩子要用了,报告一声,我就无偿供给,从未向家长要过一分钱。

密塘村林深路窄,孩子们上下学都有安全隐患。一遇阴雨天气,我就采取家长送一程、自己接一程的方法,早晚一接一送,久而久之,孩子们都已形成习惯,如果家长没有对接好时间,他们便自觉在交接点等候。雨雪季节,一旦孩子们淋湿,他们的爷爷、奶奶很难及时送干衣服来学校,我还为他们在学校准备了多套换洗衣裤、鞋袜,办公室里常备好几个烤架,为他们烘烤衣服。

以苦为乐,不负绿叶职责

常有人善意地笑我,说我形象土冒,不像个知识分子。我只能苦笑一下,叹一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我丈夫是普通农民,30多岁患钩端螺旋体病,在鬼门关上打了个转,又患上肺结核,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,每月所赚不足1000元,自己医药费都不够供。婆婆去世多年,公公在90岁时不幸中风,卧床5年,都是我一个人端屎端尿,洗衣做饭。唯一的儿子离婚,外出打工,我又得带上小孙子。多少年里,我的生活节奏都是一天到晚一溜小跑,里里外外忙完,别人都上床睡觉了,我才有时间开始备课。哪里有闲钱、闲心去考虑自己的形象呢?

虽然又贫又苦,无暇打理自身,但对待教育教学工作,我一点也不马虎,教学观念和手段还很“前卫”。课程严格按标准开设,课表上是音、体、美,就决不让其它文化课占用。学校操坪杂草丛生,也没什么音乐器材,我就因地制宜、想些点子,带领孩子们在坪里唱歌跳舞,其乐融融。学校没有图书室,我就想法从家里、从别的同事那儿弄点孩子们喜爱的书籍、报纸,尽力为大家提供阅读机会。天气好时,我带着孩子们去露天课堂,在大自然中学习、游戏。当中快乐,只有我自己能体会得到。

为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功底先天不足的缺陷,我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,从教育理论到课堂教学艺术,广为涉猎,全面提升自己。日积月累,我具备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,期末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估总是稳居全乡第一名;年年被评为全乡优秀个人、优秀班主任;2015年,我被评为“娄底市优秀教师”。2016年,《双峰教育网》、《娄底新闻网》、《湖南教育》、《湖南日报》、《凤凰资讯》等媒体先后专题报道了我的事迹,引起了强烈反响,今年我还入选了湖南省运达乡村杯教师。

但最令我自豪的是,我陪孩子们留守的这个山沟沟里,近年来入学率和巩固率都达到了100%,前后出了30多个大学生,5个研究生。这是一个奇迹;这个奇迹的成因里,有我的一份付出。

三十四年一转眼,说来只道是寻常。是命运,让我接过了贫困山乡的教育接力棒。但这么多年,支持我坚定走下来的,是对山村孩子真挚的感情,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。激励我的,是父老乡亲们对我的肯定和赞扬,是中心学校等上级部门对我和学校的关怀。我虽然52岁了,但是,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我表示:自已还能与时俱进,在新课程改革的崭新征途里,再为孩子们送一程!

来源:双峰网(责任编辑:龚向阳)

浏览统计:

上一篇:青树坪中学通过教职工绩效考评量化方案

下一篇:知名高校为双峰考生志愿填报指点迷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