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丰镇:洪星雄狮舞动,乡村文明传承
王问章
“咚咚锵……咚咚锵……”,每当夜幕降临,铿锵的锣鼓声响起,双峰县永丰镇洪星村雄狮会又开始操练起来。这让寂静的乡村夜晚多了一份激情。
洪星村由原洪殿村与银星村合并而成,有1087人308户,19个村民小组,水田1030亩,旱土410亩,山地1800亩,村民收入以种植业、建筑业和外出务工为主。
“洪星雄狮会”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,曾在双峰享誉一时,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,村上的青壮年逐渐加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,远离家乡,外出谋生,舞狮者越来越少,后来就干脆解散了。2017年腊月,由村民提议,村支两委牵头,发动村民以自愿入会的形式,重建“洪星雄狮会”,目前已有54户200多名会员。
2018年春节,是“十九大”以来的第一个春节。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,重建后的“洪星雄狮会”,于正月初一开始,20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,在全村挨家挨户进行舞狮、团拜。近日,笔者来到洪星村,近距离接触洪星雄狮。
民间技艺彰显精粹
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。洪星雄狮为典型的南方狮态,无论从制作结构还是从表演形式、风格上看,都是溯源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狮身长约2米,高1.5米,其狮头圆大,呈八卦形(即“麒麟头”),以竹篾为架,油纸和油布包扎,彩绘面部,眼睛灵动,狮身、狮尾、狮足用棉布制成,外饰一条一条的五彩三角鳞片相衬,舞狮者披裹,灵兽外形,尽显王者范,既威武雄壮,又憨态可掬。每头狮子需两人合作表演,一人舞头,一人舞尾。表演者装扮成狮子的样子,舞步有力威风,在锣鼓音乐中,惟妙惟肖地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。
洪星雄狮以沉稳著称,跌扑翻滚,一气呵成,舞狮之人舞的是狮子,练的是武术,功底要厚。舞狮者不断在操练、表演中进行创新、探索,将武术思想、动作和技巧融入舞狮中,才能赋予它新颖的艺术生命。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,舞狮者将手中的狮鞭娴熟自如地抽打、驱赶,引得雄狮从睡熟的状态中苏醒过来,腾空一跳,大步前行。通过在地面腾、挪、闪、扑、回旋、飞跃等高难度动作,演绎狮子喜、怒、哀、乐、动、静、惊、疑等形态,并显示其威猛与刚劲。在锁啦、二胡的吹啦声中,在锣鼓、钹等打击乐的烘衬下,动作合韵合拍,“燕子衔泥”、“金鸡报喜”、“团鱼盘沙”、“划龙船”等等的民间故事,表演的逼真传神,男女老少笑得前俯后仰,令人惊叹叫绝。
雄狮会每到一户村民家团拜,前面打着“洪星雄狮会”的会旗,后面跟着中乐队、舞狮队和村民,每次有100多至200多人的队伍,浩浩荡荡,笑声不绝,主人家也都早早地准备好了烟花爆竹、香烟瓜果,灯火通亮,热情相待。在舞狮过程中,有村民还用茶盘打来一盘大米,上面放有毛巾、香烟和红包,请雄狮和雄狮会的歌师们为其一家举行民间“赞米”仪式,以好歌、好彩词求得全家的健康平安、家庭兴旺、财源滚滚。
舞狮期间,喊彩词的、表演拳术的、表演武术、功夫的络绎不断,如本村在新化武术学院和在娄底体校寒假学生谢湖仁、谢泽满也即兴表演,热闹非凡,赞声连绵、掌声不断。
舞狮文化渐行渐弱
“过去逢年过节、集会庆典,都少不了以舞狮助兴。近些年老师傅陆续离世,年轻人又大多外出,气氛慢慢淡了。”会长贺开源说,“现在狮队中四五十岁的队员偏多,年纪最大的已89岁。”
“年纪大了,筋骨硬了,不能像当年那样上桌上凳、满地打滚了,只能给年青人助威、提参考意见了。”今年89岁的孙可光老师傅感慨地说。
他回忆道,过去他们白天干农活,晚上训练,每年进了腊月便开始表演。“时间长了,我们在永丰周边乡镇也有了名气。每年春节,其他的乡镇、村都要请我们去舞狮,一起热闹热闹。”
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要自如地舞狮5到10分钟,没有多年的功底是不可能的。”孙可光说。
舞狮者需要有强健的体魄,有一定的功底,尤其有武术功底更好,动作要敏捷灵活,首尾舞者要配合默契。所以,选出好的传承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特别是近年来,年青一代会舞狮技艺的越来越少。年青一点会舞狮的纷纷到外地去打工,洪星舞狮锐气大减,越来越“寂寞”,导致中间有20多年时间没人舞狮。
转变思维促进民风
“以前,村民一到冬季,农活很少,大部分时间不是看电视,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聊,还有打牌赌博等不良之风存在,文体活动几乎没有,又加上现在的大村由原来的小村合并而成,村民之间的交流较少,在处理村务的时候难免出现隔阂,严重制约着全村的快速发展。我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,于是和村支两委商量,深入每一户村民家中,关心民众,了解民情,掌握民意。去年腊月,为顺应民意,一切以强身健体、联络感情为基础、村民共同娱乐、不为盈利为目的,村委牵头重建“洪星雄狮会”。“狮会”成立后,每到晚上,村民看完新闻联播,就自觉、准时赶到村部进行操练。如此,村委与村民的关系更近了,村民之间的和谐更融洽了,打牌的、闲聊的少了,舞狮技能探讨的多了。现在,春节期间每天午后一点,村民不约而同地来到集合点,对全村挨家挨户进行舞狮团拜,男女老少欢声笑语、关系融洽,打牌的更少了,民风变好了,年味更浓了,民间文化得到了升华,乡村文明得到了促进。将舞狮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是我的愿望,每次出去表演,能让老百姓感到快乐和振奋,我们雄狮会就觉得很自豪。”村支书谢和平兴高采烈地说。
长期在广州做家具生意的贺开源告诉笔者,他去年回乡较早,这一次他提议重建“狮会”,赞助并担任会长,自己10多岁时在村舞狮队学过,如今能重拣技艺参加活动,既锻炼了身体,又活跃了节日气氛,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。队里中青年队员大都像他一样长年外出工作经商,大家都为舞狮这一传统文化能得到传承感到高兴,纷纷捐钱出力。
组建一个雄狮会,乐器、材料、道具等就需要近万元,但舞狮只是自娱自乐的民间活动,基本上没有收入,缺道具,训练就跟不上,高难度的技艺就无法掌握。于是,村支两委发动村民,以自愿集资入会、退会自由的形式组建“狮会”,无偿表演,表演后得到的红包利市集中归“狮会”管理,让雄狮的精粹继续传承,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重振雄风。
民间传承的共性问题。要想不“死”,就要努力“活”,“狮会”会员必须共同努力,转变思维,让舞狮技艺传承由“窘境”变“顺境”。下一步,准备聘请专业的舞狮老师,培育出一支高水准的舞狮队伍,把舞狮技艺的根深深扎在民间的土壤里,逐渐成为专业舞狮队,走出洪星,走出永丰,利用双峰丰富的民间活动和旅游资源,让舞狮表演成为乡村文化和景区旅游的观赏节目,传承民间技艺,促进乡村文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