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树坪九工十八匠系列之四:布上添色印染工
李长庚
旧时的印染行业都是单独开业的,称染坊,为家庭式的小作坊。印染工的劳动强度很大,且要有一定的技术,大多是请的比较固定的临时工,俗称染匠。
自清末民初以来,青树坪的印染行业 异常发达,一条小小的街道上,挤满了二十余家染坊,比较有名的便是利胜昌、益恒昌、德义春、兴义和、恒茂祥、恒和裕等。
染坊生产离不开水,因此青树坪便有许多“摆布塘”,光是现在开发的富厚商业步行街的范围内,就有四五口摆布塘,尽管已被高楼大厦所掩盖,但其历史痕迹依然存留在一些老人们的记忆里,历历可数。
染坊的主要设备有大铁锅、大染缸、大木棒和晒布的木架子、竹篙子。染料是从山上采来制成的土制蓝靛 ,一般有蓝、黑两个颜色。染布时,先将布打湿 ,拧干后放在大锅内与蓝靛一块煮,并用大木棒不停地翻搅,使布上色均匀。煮染之后要放到“摆布塘”中摆来摆去进行漂洗,漂洗以后再晾干,如晾干后再回锅煮一次,则不易褪色 ,以上为“热染法”。如果用花版印染蓝印花布,则用“冷染法”,即在染布前,先将花版压在白坯布上,然后在花版上涂抹特制的灰膏子,待灰膏干结后,取下 花版,将布放入染缸浸染,经多次浸泡,然后漂洗晾干。原来涂了灰膏的地方未被染色,仍是白色,构成色彩对比鲜明的图案。到了民国中期,这些染坊纷纷采纳邵阳的“豆浆印花”工艺, 使图案更清晰,线条更流畅,效果更逼真。而且大都是一些诸如“龙凤呈祥”、“双喜临门”、“喜鹊登梅”的图案,很受大众欢迎。
染好上色的印花布还需上光,即将布放在弧形的大石槽内,布上压一只上百斤甚至几百斤的马鞍形大石磙子,染匠师傅双脚踩在石磙上来回流动碾压,使印花布变得平整而又光滑。
新中国成立后,商品流通 速度越来越快,沿海地区的机制细布以价廉物美、色彩鲜艳而享誉市场,逐渐被普通大众所接受,低效率的民间染坊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 。特别是实行公私合营,供销社一家独揽,仅在青树坪供销社内保留一处染坊为集体所有 。我们上小学的时候,常常绕进去看染匠师傅踩石磙,看得目瞪口呆,并且趁其不在时偷偷地去 移动石磙,往往徒劳无功,最终望而却步。待到我们上中学的时候,再想目睹印染工的风采,已经杳如黄鹤。
2005年冬天,青树坪在开发商业步行街的时候,曾经从几口当年的“摆布塘”底挖出许多染坊用过的石磙、石槽,都被本土人士、创办现代后勤产业集团的董事长陈德勋先生全部运走收藏,再无发现。